.
首先感謝"韋峰教練靜心投資"的推薦
作為我認識的投資人當中最接近巴菲特的人
來推薦我關於巴菲特的書籍是再合適不過了
我任性的要求說"只能選一本巴菲特著作"
而韋峰就選了這一本
這本書第一印象就是"厚"
扣掉前後文,實際內容高達490頁
我大概斷斷續續用了半年才看完XD
真的很可怕 我很久沒讀這麼扎實的內容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財經記者與作家
曾經任職於華爾街日報
不過我看完這本書之後
我覺得作者的身分更像是狂熱的粉絲
那種狂熱到會跟蹤你回家的那種
有些內容詳細到我都覺得
你到底是從哪裡搞來的???
我看過近百本記者寫的傳記
但這一本一定是最有愛的!
書本的內容與排序是很完整的編年史
從巴菲特的曾祖父講到2008年
真的是很完整的那種完整
可能巴菲特知道的都沒有作者多XD
總之 我就來分享三個我從書中認識的巴菲特吧!
.
.
1.有疑似精神疾病母親的巴菲特
根據書中內容 巴菲特的母親萊拉
常常毫無徵兆開始咒罵家人,有時長達1~2個小時
然後又忽然切換回慈母模式,和藹可親
而萊拉的母親與兩個姊妹
分別是自殺與住進精神病院,看來是家族遺傳
幼童的巴菲特就只能不回應,默默被罵
或是逃離家中,以找朋友或打工的名義...
我猜想大概是躁鬱症的機率最高
或有可能是精神分裂之類的疾病
基本上就是一個身體同時住了天使與魔鬼
並且隨時隨機的切換身分
可以想見這樣疾病會帶給幼小的巴菲特
多大的衝擊與混亂
當你不過想要一個擁抱,張開雙手
換來卻是一句"如果沒有生下你有多好"
以及接下來不知何時結束的情緒轟炸....
.
2.討厭變化,渴望安全感的巴菲特
吃喝著永遠的可樂,漢堡與習慣的牛排館
號稱永遠不賣的波克夏股票,
以及就算分居數十年,就算自己有情婦
但依舊還愛著與依戀的元配老婆
(P.S.老婆與情婦關係很麻吉)
承上 極端的性格大多來自於極端的環境
超長期持有股票本身就是一件很不自然的事情
但對應到巴菲特的幼年混亂與缺愛之後
卻又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再自然不過了~
對老婆的長期依賴與依戀也類似如此
.
3.冷漠 原則至上 專注於自己世界的巴菲特
至少在巴菲特變老之前
基本上都沉迷於自己的投資研究當中
就連看到自己的幼子在樓梯受傷流血
也就直接跨過自己兒子的身軀
一言不發的獨自上樓看年報
(但後來有發現不對勁 下樓跟兒子道歉)
並且對於遺產分配展現出高度的原則
就是很少的現金+很少的波克夏股票
嚴厲到讓他的女兒成年之後
因為種種原因把老爸給的財富用盡後
在看到一條美麗的項鍊時
必須要跟店家商談分期付款 不然付不起
前世界首富的親生女兒,買不起一條項鍊...
(後來巴菲特不小心發現了 就買下了)
.
.
投資的部分當然書中都有詳盡的描述
包含最讓我訝異的巴菲特拯救所羅門公司
想不到巴菲特居然會淌這個超級髒水
還被蒙格罵的半死
其實這傢伙有時候也蠻任性的
不過這本書的價值在於投資以外的事情
一點一滴藉由各種日常的互動
勾勒出了巴菲特少為人知的一面
缺愛與安全感、厭惡變化、冷漠
、原則至上,追求認同等等的性格
投資對巴菲特來講,更像是一種愛的追求
鉅額財富對他來講實用價值很小
但是對於心理追求與代替意義很大
因為家庭經歷與天賦造就巴菲特極端的性格
而這樣極端的性格造就一代股神
就像是我不常講的一句話
"不是我們選擇價值投資
而是價值投資選擇了我們"
很高興可以深入的認識這位傳奇前輩
但這本書真的太厚太細了
不推薦一般大眾觀看,除非你對巴菲特很有愛!
我的夢想是
不要出賣時間 在討生活賺錢
而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就是我投資的初衷---為了自由
- May 18 Thu 2023 19:19
"巴菲特-從無名小...."讀後感 轉載FB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