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JPG

新麥1580 是一家餐飲烘培器材的製造商

為亞洲第一大的供應商 成立於1983年 目前已經快要40年了

目前市值約為55億 以美股的觀點來講算是微型價值股

就算以台股來講排行也是632名/1721名

台塑的1/10x或是統一的1/80而已

關注的人也不太多 至少網路上找不太到現成的資料(淚)

那為什麼我會想要關注這家公司呢?

 

 

一.投資研究想法

有三個主要原因

1.與我職業的高相關性 算是餐飲業的上游 而且產品我還天天摸的到 應該算是我的能力圈延伸

2.看起來便宜 目前本益比只有10~11倍 值得一探究竟

3.小型股 低關注 低成交量(日均92張) 業務無聊 不具話題性 

這完全就是高機率出現定價錯誤的股票啊~~~

 

只是在詳細研究前 根據我的對於廚房的理解

廚房的設備都屬於耐久財 通常一件冰箱烤箱都是已10年以上為單位的

而且餐飲利潤微薄 所以就算有問題也是堪用就用 能修就修 真的不行才會考慮要換

(星級飯店的廚房居然為了一台3萬塊的微波爐要不要換考慮了1~2月)

所以我"猜測"新麥的主要成長動能必須來自於"新廚房"的增長速度為主

而"新廚房"意味著"新店/創業/加盟"也意味著一定程度上與當地的"景氣繁榮"也正向關係

所以根據新麥的年報顯示 主力地區為亞洲地區73%(應該大多數都是中國)

也就不難理解新麥這幾年的成長趨緩以及本益比的低迷了

造成的結果是 可能價值低估的機率似乎又下降了一點

但是因為我也沒有比較好的標的了 就將就一下吧

那還是先來理解新麥所處在的市場狀態吧

 

 

二.產業簡介

根據2018年年報顯示新麥的業務為食品設備為主

但是更細分的話其中有80%都是麵包烘培器具為主

銷售地區方面台灣僅有3%上下 亞洲地區為73% 美洲16%

所以主要市場為亞洲(中國)與美洲

那我們就這幾個地區來做個烘培器材產業上的理解

比較無奈的是新麥所處的產業十分的小

就分類範疇來講屬於機械產業之下的食品加工設備產業之下的食品烘培機械產業

是一個細分細分在細分的小小圈子 所以在資料上的尋找十分的困難

不過在本人不斷的努力之下 總算找到了一絲的資料了(奄奄一息~~)

 

1.產業需求與成長性

根據麥可錫報告定義出來的食品加工處理產業之中

又細分為三個子產業

1.農用設備(Farming equipment)

2.食品處理加工(Food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3.食品物流產業(Food logistics)

然後食品處理加工產業再細分為(對應圖片中的三個藍色區塊)

(1).加工設備

(2).商用服務設備

(3).包裝設備

然後新麥的產品就是坐落在商用服務設備這個小小的孫產業之中

02.JPG

 

然後整體的全球食品處理加工產業的規模

根據麥可錫的說法是2016規模為370億美元

另外有查到其他研究單位說到2019年為615億 並且預估2025年為918億美元

只能說子產業的範疇很難定位 所以各個市場調查單位的取樣以及定義都略有不同

但是大致上統一的講法是全球食品處理加工產業的規模會以年均4~6%的平均速度成長

所以總結來講這個產業規模大約落在400~700億美元之間  未來平均成長率為4~6%

這大概是我找到許多資料中的公約數字了

 

另一方面 在各個地區的市場規模與成長性呢?

再次舉列麥肯錫的報告內容(雖然是2016年資料 但是仍有一定程度參考性)

03.JPG

藉由圖我們可以理解到各市場的規模以及預估五年平均成長率

整理起來為

世界---370億---4%

北美---140億---4%

歐洲---90億---3%

亞太地區---80億---6%

中東非---30億---4%

中南美---20億---4%

整體來講北美跟歐洲再2016年為最大的兩個市場

亞洲地區為第三名 但是亞洲地區的潛在最高 

也可能在現今2019年已經是世界第二的市場了(甚至第一也說不定)

所以新麥的主要兩大市場亞洲以及美洲也不意外了

 

另外再新麥所屬的細分裡的細分產業---麵包烘培器材產業當中

麵包烘培器材產業的全球規模預估為80~100億美元(約台幣2400億~3000億or人民幣560億~700億)

並且預估再2023年再成長到100~200億美元

全球成長率預估為5%左右 其中大部份的成長動能是由亞洲地區帶動

預期亞洲地區可以帶來8%左右的高成長率 目前在全球佔有率約35%左右(約27~33億美金or185~233億人民幣)

其次是中南美洲帶來的6%成長率  但占比不高

而美國與歐洲已經屬於發展成熟的市場 全球佔有率約50~60%左右 成長率約3~4%

 

2.產業供給狀態與主要參與公司

新麥所處的兩個市場 美洲(17%)與亞洲(72%)

美洲方面(大部分是北美) 烘培市場已經是成熟化市場了

且已經有許多的歐美企業經營許久

例如GEA,ALI,MIDDLEBY,Baker Perkin,JBT等等

且許多是巨型企業 烘培設備部分只是其中的一小小事業單位

個人"猜測"市場的供給狀態應該已經十分穩定飽和了

 

亞洲方面尤其以大陸為主

雖然我找不到烘培設備產業的歷年年營收以及歷年成長率

但是可以從下游 也就是麵包烘培產業來做的推估

06.JPG

世界的烘培產業市場規模目前應該是超過3500億美元了

但是平均年成長率並不高 大約就是4%左右的成長率

對應烘培"設備"產業的100億美元規模以及4~6%的成長率也十分符合邏輯

05.JPG

但是中國這十年來爆發力十足

僅僅五年市場規模就增大了一倍了 複合成長率高達13%

雖然近幾年成長率慢慢下降為個位數字約7~9%

所以大概也可以推斷烘培"設備"產業的成長率應該也會接近7~9%這數字

跟前述提到的亞洲地區成長率8%也相近不遠

2017年預估2077億人民幣約等於285億美元

與烘培"設備"產業的約30億美元也相近

 

遺憾的是我無法明確地找出大陸烘培設備的主要參與廠商與佔比

只能大概知道新麥佔有數一數二的市佔率

大致上可以推算一下新麥在大陸的市佔率

推估大陸的烘培設備產業總規模為30億美元=900億台幣

新麥的2018年全年營收為43億台幣 其中72%為亞洲地區 推估大陸地區佔比60%為26億台幣

26/900=2.9%  恩....看來跟餐飲業差不多非常的分散就算是龍頭市佔率也十分的低

這樣我"猜測"可能前十名公司的市佔率加總都不會超過20%

還是一個處於戰國時期的年輕的產業  競爭的烈度應該很高

 

 

3.產業的概況與總結

在新麥的主要市場大陸上  烘培設備產業有幾個特徵

1.技術含量低 進入門檻低 潛在競爭對手眾多

相對於其他工業的機械設備的產品 烘培設備的產品相對簡單

原則上只要是機械相關的公司轉型或是跨足烘培設備都不是一件過於困難的事情

 

2.原料價格波動高 成本難以控制

主要的原料為鐵與不銹鋼  原物料價格波動不小

屬於這產業無可避免的風險之一

另一方面 工廠設在大陸的新麥也必須面對工資的增加

 

3.大陸競爭者眾多 且削價競爭 

看到龍頭只有3%的市佔率 再加上在華人市場以及低技術門檻的行業中

大量的競爭者削價競爭也是見怪不怪的行為了

所以長期來講 如果在這樣的產業環境下能維持一定的利潤比率

就可以判斷出一家公司是否有著明顯的競爭優勢了 

希望新麥具備就是了~~

 

4.地區成長率為全球之冠 且潛在成長空間仍大

大陸地區以及亞洲地區是全世界烘培產業成長率最高 最快速的區塊

而且這十年間飲食習慣的兩大改變 外食比例提升以及麵包類攝取增加的趨勢仍在

還有許多的人口尚未接觸到這趨勢並且轉換(鄉村人口 尚未都市化地區) 前在空間仍大

個人"推測"雖然不會像過去十年10~20%的高成長率

但是應該可以維持著10%的成長率 應該是合理的推測

 

至於在次要市場美洲上

新麥主要藉由高CP值的定位來打入市場

但是有鑑於美國是個成熟市場以及強敵環伺的狀態下

這樣的產業空間要開闢戰場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總之~~

整體的產業簡介也就告一段落了

讓我們進入新麥的本體吧~~~

 

 

三.公司簡介

1.歷史與重要紀事

09.JPG

是一間已經創立快要40年的老牌企業了

同時也早在2006年就進軍了大陸  算是早期的台商了

奇妙的是居然2011年以後就沒有比較特別的事件

這一點等到聊到資產配置的時候再來檢查一下

網路上有查到未經查證的消息(新聞)說

2009年在印度設廠 2016年因連年虧損而準備關閉了

但實在找不到公司方面的聲明 就只好先聽聽就好了

 

2.股本變化與股東結構

07.JPG

股本變化

股本上來講很高興近十年都是盈餘轉增資的

而且少數幾次的現金增資

一次集中在1997年 那是他們即將自行建廠生產烘培設備的時刻

另一次則是2006年要去大陸設廠的時候

兩次跟股東要錢都是為了公司的長期發展  並非無的放矢

整體來講 股本從創立至今的變化是十分正常且健全的

 

股東結構

08.JPG

挺意外的 就一家小小的公司來講

外國機構的持股居然將近50%

個人戶為40% 其餘為本土法人機構

 

主要股東持股

 

10.JPG

帳面上最大持股但實際上第二名的為摩根大通的共同基金佔10%

實際的第一大持股是董事長謝順和先生的持股(盛家投資也是他的)加總為11.68%

持股第三多的是是總經理兼董事的呂國宏先生(宏吉投資是他的)加總為7.32%

然後是董事吳曜宗與他太太任碧玉小姐共5.9%

整體來講公司高管的持股比高達24.9%

對於股權已經有半數為外國法人持有的公司來講

顯示本土的股權持有者已經有一半都是管理階層的 這比例還算是挺高的了

 

整體看來

新麥的股本與股東結構看起來似乎都頗正常的 沒有甚麼異常之處

那接下來就要進入到了探討新麥的商業模式以及長期資本配置了

敬請期待下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t on the moon 的頭像
    Cat on the moon

    月亮上的貓

    Cat on the mo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